——新建路地下管網(wǎng)更新改造工程防汛工作側記 發(fā)布時間:2025-08-11 09:05:51 來源:本站 閱讀:21
進入主汛期以來,太原市降雨量增多、持續(xù)時間長。新建路地下管網(wǎng)更新改造工程面臨嚴峻防汛考驗,太原市政集團始終將“防”字挺在前,從管線摸排到方涵導改,從機制建設到物資儲備,采取多種措施織就一張“全方位、多維度”的防汛安全網(wǎng)。
合力攻堅 下好備汛“先手棋”
“管綜圖上顯示,現(xiàn)狀雨水方涵正好占用熱力和污水主管道規(guī)劃線路,若不提前處理,后續(xù)管線鋪設將無從談起?!表椖控撠熑酥钢こ虉D紙介紹,位于迎澤大街以北的雨水方涵,建成于上世紀50-60年代,承擔著周邊多條街巷的排水功能,改遷作業(yè)稍有不慎便可能引發(fā)內澇風險。摸清方涵“底細”,項目團隊組建專項排查組,利用人工實地勘驗,精準測量方涵長度、截面尺寸及埋深;通過水流監(jiān)測儀記錄不同時段排水量,掌握日均過水量、峰值流量等關鍵數(shù)據(jù);同步排查方涵上下游連接的6處支管位置,繪制出詳細的“方涵脈絡圖”,為后續(xù)改遷方案制定提供了第一手準確資料。保障施工“效率”,經過組織5次研討,3版方案更新,項目部敲定“利用新建管線+臨時方涵+分段導改”施工方案,通過在合理位置設置4道臨時導水方涵,采用高強混凝土澆筑,確保排水體系暢通;同步新增2座檢查井,作為新舊方涵水流切換的“中轉站”;在水西關節(jié)點南北兩側分2段實施舊方涵改遷,每段施工前啟用臨時導水系統(tǒng),實現(xiàn)“邊排水、邊施工”,將對周邊排水影響降至最低。經過20天的連續(xù)奮戰(zhàn),臨時導水方涵順利通水,舊方涵改遷段安全拆除,確保熱力和污水管道按計劃進場施工,為后續(xù)工程建設打下堅實基礎。
多措并舉 打好防汛“主動仗”
施工中,項目部結合新建路沿線地勢低洼、地下管線復雜的特點,編制了《汛期施工專項應急預案》,明確了“分段負責、點位到人”的防控機制,并針對溝槽坍塌、設備受淹等潛在風險,制定專項處置流程,組織施工人員開展防汛演練,確保險情發(fā)生時“人人懂流程、個個會處置”。施工現(xiàn)場嚴格按照常規(guī)儲備原則,備足20臺抽水泵、1000米排水軟管、10000個沙袋、10臺應急發(fā)電機和20套應急照明設備,各個施工段溝槽邊緣均筑起50厘米高的沙袋擋水墻,每隔200米設置一處臨時集水坑,坑內預裝抽水泵連接現(xiàn)狀排水管網(wǎng),確??焖偈占瘻喜鄯e水。同時,項目部嚴格做好日常排查工作,全線巡查排水管網(wǎng)暢通,水泵電源連接等情況,確保應急設備關鍵時刻“拉得出、用得上”。
目前,新建路地下管網(wǎng)更新改造工程防汛物資儲備充足,應急隊伍嚴陣以待,重點區(qū)域監(jiān)測預警全覆蓋……全體參建人員正以“硬核準備”為施工生產、項目建設和群眾生活筑牢“安全堤”,確保工程建設順利推進。